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新闻 >> 正文
2020级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第三次《时事与科技前沿思辨》课程顺利进行
发布时间: 2022-06-08

2022年6月5日下午,北京学院2020级《时事与科技前沿思辨》课程第三次答辩展示通过线上会议顺利开展。本次答辩由课程负责人宋晓东老师主持,北京学院全体同学通过线上会议方式参加。

本次答辩展示的主题为“走进虚拟现实(VR)”。虚拟现实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本次展示要求同学们结合小组各成员自身的资源或者兴趣,从VR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应用、VR的影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阐述对虚拟现实的看法,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各个小组自选角度,分析虚拟现实的发展环境以及面临的风险和困难,阐述我国如何更好地适应和迎接虚拟现实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鼓励结合实际案例及做法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小组展示的题目为“VR对我们认知的影响”。汇报人王紫寰同学分析了VR对现实生活、青少年、心理三部分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了VR对现代人们生活认知上的作用与限制首先VR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主要通过各种VR产品以及VR应用实现,包括:北京冬奥村运动员娱乐中心里VR滑雪模拟器、VR全景技术线上旅游、VR地图等等;其次VR对青少年的影响有提高学习成绩、治疗精神疾病、预防近视等等;最后,VR对心理的影响包括游戏体验、大数据消费心理、晕动症风险等等。

 


第二小组展示的题目为“我们为何需要VR”。汇报人谷旌诚同学首先为我们阐释VR目前的热度以及VR的基本概念随后通过举例为我们展示了VR的性质,益处在于其可模拟性和可实践性最后深入挖掘了VR的隐患与限制,表明虚拟世界的存在是建立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之上的,现实世界中的社会矛盾会随着虚拟世界的发展而增加,提出我们要对VR加以限制地大力发展,通过结合实践不断探索VR的内在价值,憧憬其更好的未来。



第三小组展示的题目为“回首望 谈VR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应用”。汇报人姚思哲同学首先介绍了VR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随后从元宇宙与VR发展切入,重点为我们剖析了VR与元宇宙的的共性,二者的优势在于相辅相成式发展,不足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发展内驱力不足,随之引发思考:如何正确的使用VR技术并且明确发展VR技术的意义?最后介绍了VR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应用,从技术层面、微观角度、历史角度多方面探讨了VR的发展意义。



第四小组展示的题目为“人对第二现实的求索”。汇报人顾品源同学首先通过一组数据为我们展示了人们对第二现实的追求热潮,随后重点探讨了当下人追求第二现实的原因,通过现代人的符号化倾向这一概念引入,解释人产生逃避现实倾向的原因,进一步深入“逃避现实”这一现象,提示其通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等媒介表达人们的对理想的追求,表明虚拟现实也是为人们提供“理想世界”的手段,其沉浸式传播的特点为当下工作场所外延的快节奏社会提供隔绝视听的休闲之地,最后针对虚拟与现实二者的关系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五小组展示的题目为“以VR+新闻为例谈VR的现实问题以及发展建议”。汇报人白雨嘉同学首先从VR+新闻的例子引入,为我们介绍了VR+新闻的概念以及特点包括沉浸式体验下的强烈包围感、场景重现下的高度真实性以及多感官刺激下的体验快感随后针对其特点重点讨论了沉浸式传播的伦理问题,现实脱节、在场孤独、理性与思考的缺失、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四个方面,并通过举例进一步进行解释最后是对VR的发展建议,包括确立伦理原则、完善法律规定等方面。



第六小组展示的题目为“VR在医疗以及工业领域的应用”。汇报人张佳怡同学首先为我们介绍了VR的相关政策以及政策支持对工业和医疗的推动作用随后分别为我们介绍了VR在工业以及医疗领域的应用,从为什么工业以及医疗需要VR技术出发,通过具体实例阐释了其背景以及工厂规划、VR维护、医生培养、病人诊疗等几个不同的应用方向最后对VR应用提出了未来展望与总结感悟,表明VR在工业与医疗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第七小组展示的题目为“从我们身边的虚拟现实看虚拟现实技术”。汇报人侯麟格同学首先为我们介绍了VR的定义以及我们身边的VR技术应用,通过案例介绍了VR在医疗、工业、娱乐、旅游、文物保护与修复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随后深入探讨了VR技术本质及特征,表明VR的本质在于模拟与仿真,其本质特征包括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以及自主性最后通过VR的具体应用与其他技术的对比,阐明了VR的优势体现在可以自定义仿真环境且具备时空便捷性,而其缺点在于目前的技术尚不理想,价格与体验感无法平衡。

   最后,宋晓东老师对本次答辩进行了点评及总结。老师同学们这学期的课程答辩表示肯定,并提出目前VR产业快速发展,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课程能对更多科技产业有所关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